桂林八景 其六 桂岭晴岚

桂岭崇崇插绛霄,晴岚浮动翠云飘。峰峦碧润轻翻縠,岩壑精荧深染绡。

晚霭忽开高突兀,馀辉斜抹蔚苕峣。缓行鸟径衣裳湿,莫说梅花万里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桂岭晴岚》描绘的是桂林雨后初晴时山间云雾缭绕的奇幻美景,全诗用生动的画面感和细腻的触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直接点题:高耸的桂岭仿佛要刺破天空("插绛霄"),雨后天晴时山间浮动的雾气("晴岚")像翠绿的云彩般轻盈飘荡。这里用"崇崇"形容山势重叠,"浮动""飘"让云雾有了动态的生命感。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诗人用丝织品比喻山色——雨后青峰像被轻轻翻动的碧纱("縠"),岩缝间透出的水光如同染了薄绸("绡");突然云开雾散时,山峰猛然显露真容("高突兀"),夕阳余晖斜照,给山峦披上金红色的光晕("蔚苕峣")。这些比喻既华丽又精准,把光影变化写得像魔术表演。

结尾两句拉回现实:诗人在湿漉漉的山间小径("鸟径")缓行,衣裳被雾气打湿,却沉浸在美景中,连"梅花万里"的典故(暗指对远方的思念)都觉得不值一提了。这种"沉浸式体验"的写法,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物我两忘的陶醉。

全诗最妙的是对光影的捕捉——雨雾的朦胧、云开的豁然、夕阳的晕染,就像一组延时摄影作品。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极致刻画,悄悄传递出对桂林山水的惊叹与眷恋。

吕思诚

吕思诚(1293年-1357年),字仲实,平定人,元朝名臣。历任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国子监翰林学士、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曾参与编修过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其人性情刚直、倔强,直言敢谏、秉公办事。主要著作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