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飞云洞寄仁甫
暗泉涓涓流古洞,洞口飞云白如瓮。我往之日云相迎,今我来思云亦送。
云非昨日云,客是去年客。客归云不归,飞来飞去荡无迹。
客休笑云云笑人,云即是客客亦云。百年三万六千日,问客年来年去羌何因。
去年看云云满衣,今年云冻云不飞。千山万水岁聿莫,夕鹃啼罢朝乌啼。
山亦为云遮,水亦为云渡。思公子兮云外路,可惜同来不同去。
指此空林片石中,与君旧坐看云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飞云洞"为背景,通过云和人的互动,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诗用浅显的比喻和循环往复的句式,营造出一种轻盈又略带惆怅的意境。
诗中把云比作有灵性的朋友:去年我来时云朵像白瓮一样迎接,今年再来时云朵又像在送别。但诗人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己还是去年的自己,眼前的云却已不是去年的云了。这种对比带出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云会不停地变幻飘散,而人也会随时间改变。
最妙的是"云客互喻"的写法:诗人说你别笑云朵飘忽不定,其实人生也像云一样漂泊无依。我们和云都是天地间的过客,百年光阴转瞬即逝,何必计较来去缘由呢?这里把人生比作浮云,既形象又深刻。
后半段通过具体场景加深愁绪:去年衣衫沾满云气,今年云朵却冻住不飞;看遍千山万水,只听杜鹃早晚啼叫。云雾遮蔽山水,就像思念遮蔽了视线,诗人与友人曾并肩赏云的地方,如今只剩自己独对空林乱石。
全诗用"云"这个飘逸的意象,把时间流逝、友人分离、人生无常这些抽象感慨,化作可感可触的画面。语言如云般轻盈流动,情感却像被云遮住的山峦,含蓄而深沉。最后落脚到与友人共同的回忆,让飘渺的云有了情感的重量。
舒位
(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