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根笋

琅玕林立拂云高,诘屈盘根茁上膏。
龙尾挂崖鹰攫爪,凤咮衔石蟹舒螯。
清阴只拟过邻屋,玉版何期饫老饕。
好待春雷抽犊角,长镵不用费爬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竹林里新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景象,充满画面感和生活趣味。

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写竹笋形态:像美玉般的竹子高耸入云(琅玕是美玉,这里比喻竹子),弯曲的竹根从肥沃土壤中钻出。竹笋的外形被比作"龙尾挂崖"(像龙尾巴挂在悬崖)、"鹰爪"(老鹰的利爪)、"凤嘴衔石"(凤凰嘴叼着石头)和"螃蟹挥钳"(螃蟹伸展钳子),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带着神话色彩,让普通的竹笋显得威风凛凛。

后四句转向生活情趣:竹荫本只想投到邻居家(拟人化写法),没想到鲜嫩的笋片(玉版指切开的笋)让老吃货大饱口福。最后两句最有趣——等着春雷一响,笋就会像小牛角般快速生长,到时候连挖笋的长铲都省得用了(因为长得太快根本挖不过来)。这里把春笋的生长力写得充满动感,仿佛能听到"唰唰"往上冒的声音。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把静态的竹笋写出龙飞凤舞的动态;二是将寻常食材写得像神话宝物;三是结尾的幽默感,明明是辛苦挖笋,却说"不用费劲",这种反话正说的调侃特别接地气。读完仿佛能闻到雨后竹林混着泥土的清香,看到农家餐桌上油亮亮的炒笋片。

朱之蕃

山东茌平人,著籍金陵,字元介,号兰嵎。万历二十三年状元。官至吏部侍郎,出使朝鲜,尽却其赠贿。工书画。朝鲜人来乞书,以貂皮人参为酬。之蕃斥以买法书、名画、古器,收藏遂甲于南都,有《奉使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