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天遗老人虞逸夫三十二韵
逸夫老子九十四,挥毫犹如骏马驷。
下笔千言不自止,思来云外鬼神使。
我昨养疴海之曲,偶写山水寄所思。
半以颐养半卧赏,岂论笔墨只自熹。
为使知友稍展眉,千里邮投博一睟。
岂知老人豁心眼,把卷便作摩诘笥。
从头一一仔细读,竟如座师阅卷试。
山隩水曲皆电扫,樵径茅舍无一遗。
亦见偏舟待明月,亦见扫径延客至。
亦闻梵呗清罄音,亦见深山藏古寺。
亦见乌桕霜叶红,亦见遥峰凝远翠。
亦见千丈泻飞瀑,亦见澄潭映碧珥。
亦见古木如老僧,亦见危崖蒙薜荔。
亦感山深似太古,亦感峰高裂目眦。
亦知幽谷神仙府,亦知桃源避秦地。
亦知连峰塞广宇,亦知洪荒世所弃。
画中三二逸民氏,不识前朝与今治。
只知四时山花落,岂解流光异世事。
老人不知画卷尽,犹觉摩崖可题字。
读罢此图长太息,挥毫竟作琼琚赐。
一泻千里数十韵,奔腾错落任恣肆。
忽如沧海涌洪涛,忽如怒马勒峻陂。
忽如广陵得知音,忽如清夜闻笛吹。
悠悠身世共艰危,把卷我先心已醉。
梦里如闻山阳笛,风前欲洒向秀泪。
茫茫世事皆如此,不堪回首当日始。
我拜此老才如海,我惜此老命遭忌。
难得苍天尚有眼,留得此老作世瑞。
我谢此老赐琼玖,欲共此老痛一醉。
醉里混茫入太初,长避世途绝欺伪。
醒来同君麋鹿游,一卷德道究无为。
下笔千言不自止,思来云外鬼神使。
我昨养疴海之曲,偶写山水寄所思。
半以颐养半卧赏,岂论笔墨只自熹。
为使知友稍展眉,千里邮投博一睟。
岂知老人豁心眼,把卷便作摩诘笥。
从头一一仔细读,竟如座师阅卷试。
山隩水曲皆电扫,樵径茅舍无一遗。
亦见偏舟待明月,亦见扫径延客至。
亦闻梵呗清罄音,亦见深山藏古寺。
亦见乌桕霜叶红,亦见遥峰凝远翠。
亦见千丈泻飞瀑,亦见澄潭映碧珥。
亦见古木如老僧,亦见危崖蒙薜荔。
亦感山深似太古,亦感峰高裂目眦。
亦知幽谷神仙府,亦知桃源避秦地。
亦知连峰塞广宇,亦知洪荒世所弃。
画中三二逸民氏,不识前朝与今治。
只知四时山花落,岂解流光异世事。
老人不知画卷尽,犹觉摩崖可题字。
读罢此图长太息,挥毫竟作琼琚赐。
一泻千里数十韵,奔腾错落任恣肆。
忽如沧海涌洪涛,忽如怒马勒峻陂。
忽如广陵得知音,忽如清夜闻笛吹。
悠悠身世共艰危,把卷我先心已醉。
梦里如闻山阳笛,风前欲洒向秀泪。
茫茫世事皆如此,不堪回首当日始。
我拜此老才如海,我惜此老命遭忌。
难得苍天尚有眼,留得此老作世瑞。
我谢此老赐琼玖,欲共此老痛一醉。
醉里混茫入太初,长避世途绝欺伪。
醒来同君麋鹿游,一卷德道究无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赠天遗老人虞逸夫三十二韵》通过描述一位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人虞逸夫的画作,展现了老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敬仰与感慨。
首先,诗中开篇就点出了虞逸夫的高龄,但他依然精神矍铄,挥毫作画时如同骏马奔腾,下笔千言,仿佛有鬼神相助。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老人的艺术才华,更突出了他旺盛的生命力和创作激情。
接下来,作者详细描绘了老人的画作。画中有山水、樵径、茅舍、孤舟、明月、梵音、古寺、霜叶、飞瀑、古木、危崖等元素,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卷。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作者不仅展示了老人画作的精妙,也传达出画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山深似太古,峰高裂目,幽谷如神仙府,桃源似避世之地。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远。
在画中,作者还描绘了几位逸民,他们不问世事,只知四时山花落,仿佛与世隔绝。这种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画作的隐逸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纷繁世事的厌倦。
老人读完这幅画后,长叹一声,挥毫写下数十韵的诗篇。这些诗句如沧海洪涛、怒马奔腾,既有广陵得遇知音的喜悦,又有清夜闻笛的幽远。老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身世艰危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最后,作者对老人表达了深深的敬仰与感激之情。他认为老人的才华如海,但命运却多遭忌惮。尽管如此,老人依然被上天眷顾,成为世间的祥瑞。作者感谢老人赐予的珍贵诗篇,并希望能与老人共饮一醉,醉后忘却世间的纷扰,追寻太初的混沌与纯真。醒来后,作者愿与老人一同游于自然,探究道家的无为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虞逸夫的画作和老人的诗篇,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对老人的敬仰与感激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年龄与世代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