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冬词)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忆王孙(冬词)》描绘了一个冬日雪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首句“彤云风扫雪初晴”,写的是雪后天晴的景象。彤云是红色的云,这里暗示着傍晚时分。风扫走了云,雪也停了,天空变得晴朗。这样的背景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一个冷清而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天外孤鸿三两声”,写的是远处传来的孤鸿的鸣叫。孤鸿是孤独的大雁,它的叫声在空旷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凄凉。这声音不仅打破了宁静,也勾起了作者的孤独感。

第三句“独拥寒衾不忍听”,写的是作者独自裹着冰冷的被子,不忍心再听那孤鸿的叫声。这里的“寒衾”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上的孤寂。作者不愿意再被那凄凉的声音触动内心的伤感。

第四句“月笼明”,写的是月光笼罩下的明亮景象。月光洒在大地上,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一丝柔和的光芒。然而,这光芒并没有驱散作者内心的孤独,反而让寂寞更加鲜明。

最后一句“窗外梅花瘦影横”,写的是窗外梅花的瘦影横斜。梅花在冬雪中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与孤傲。但它的“瘦影”也透露出一种凄凉与落寞,与作者的心情相呼应。

整首词通过描绘雪后孤鸿、寒衾、月光、梅花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冬日里的孤独与感伤。词中虽然没有直接抒写情感,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这就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它用简洁的语言,营造出深沉的情感氛围,让人在阅读中感同身受。

李重元

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工词。《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例如第一首写闺阁愁思:佳人高楼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痛“不忍闻”。暝色渐入庭院,主人公在“雨打梨花”的滴沥声中步归绣阁,但心中愁思无疑比此前更加凝重,全词可谓写得一派愁气弥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