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处道集贤翰林三学士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
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
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
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可欺。
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
静中根本动中发,闇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
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
宗彝作绘衮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
良贾韫椟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
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
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代常何草封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仕途艰难、文人境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重视的文人的同情与鼓励。
首先,开头几句描绘了古代仕途的艰难,就像九重关卡被虎豹把守,普通人想要进入仕途非常困难。接着,作者提到即使有才华的人,也常常像秋天的槐叶一样飘零,穿着简陋的鞋子、布裙流浪四方,难以被重用。这里用“攀援龙鳞”、“咳唾骊珠”来形容那些在朝廷中奔波、努力争取机会的人,但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就像蓬莱仙岛被弱水隔开,无法到达。即使有人能偶然得到机会,也常常陷入“选坑”,沉沦在仕途的泥潭中。
接下来,作者用“光范三书徒尔忙”和“子公一纸焉所取”来讽刺那些在朝廷中忙碌却无法真正施展才华的人。即便是书生有翅膀,也难以飞得比廷臣更高。然而,作者并没有完全悲观,他相信“气至天地春”,就像春天到来,花必然会开,柳必然会绿,有才华的人终将得到应有的回报。
然后,作者引用《中庸》中的道理,强调士人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标准。无论是外在的显赫还是内在的修养,都无法逃脱天地的审视。作者用“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等比喻,说明真正的才华和美德是无法被掩盖的,最终会得到认可。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禊帖昔秘永禅师”和“御史萧翼百计取”的故事,来比喻那些胸中有奇才的人,他们的才华如同五色笔,可以补天、可以救国。作者认为,真正的珍宝不是外在的石头,而是内在的才华与品德。他以“卞和泣”的典故,感慨那些有才华却不被重视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像良贾一样,珍藏自己的才华,等待时机。
最后,作者鼓励那些在艺术和文学上有成就的人,即使仕途不顺,也能通过文艺的途径实现自我价值。他提到“借径文艺以致身”,认为文人的才华可以在朝廷之外发挥作用。并以“九万里迅扶摇风”来比喻那些在朝廷中如鱼得水的人,暗示今日的朝廷就像贞观之治一样,需要有才华的人去辅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仕途艰难的描绘,表达了对文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并且鼓励那些有才华的人不要放弃,无论是通过仕途还是文艺,他们的才华终将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