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汉口宴别》描绘了在汉口江边的一场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开头两句“水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写的是江面宽阔,水天一色,仿佛没有界限。船慢慢驶离,渐行渐远,仿佛进入了仙境。这里用“杳若仙”来形容船远去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也暗示了离别的惆怅。
接下来“清江浮暖日,黄鹤弄晴烟”,描绘了江面在阳光照耀下的温暖景象,黄鹤在晴朗的烟雾中嬉戏。这里的“浮”和“弄”字用得巧妙,给人轻盈、活泼的感觉,展现了江景的美丽与生机。
“积水移冠盖,遥风逐管弦”则转向了宴会的场景。积水指的是江边的船只,冠盖指代参加宴会的达官贵人。船只在江中缓缓移动,远处的风似乎追逐着宴会上奏乐的声音。这一句写出了宴会的热闹和欢快气氛,但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临近。
最后两句“嬉游不知极,留恨此长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欢乐时光的无限留恋。宴会的欢声笑语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但终究还是要分别,留下的是对这段时光的遗憾和对这条长河的依依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与离别的伤感,情景交融,让人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的无奈,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