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边疆贸易与宫廷生活的生动画面。
前两句"椎髻使来交趾国,橐驼车宿李陵台"说的是:梳着椎髻发型的使者从越南(交趾)而来,骆驼车队夜宿在李陵台(汉代名将李陵的遗迹)。这里用"椎髻"和"橐驼"两个典型意象,立刻让人联想到异域风情和长途跋涉的场景。
后两句"遥闻彻夜铃声过,知进六宫瓜果回"则笔锋一转:远远听到整夜不停的驼铃声,就知道这是给皇宫运送南方新鲜瓜果的车队回来了。这里的"彻夜铃声"既写出了运输的辛苦,又暗示了路途遥远;而"六宫瓜果"则巧妙点出这些异域珍馐最终是供皇室享用的。
全诗最妙的是用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看不到皇宫里的场景,只能通过夜晚的驼铃声,想象这支队伍运送着南方鲜果进入深宫。这种侧面描写手法,既展现了边疆与中央的联系,又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到古代物资运输的不易和皇室生活的奢华。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了一条从边疆到宫廷的完整供应链,堪称古代版的"物流纪实"。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