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庆观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炼药旧台空处所,
挂衣乔木两摧残。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题都庆观》是一首描绘仙境与现实的诗,通过对比仙境的宁静与人间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闲绕古坛”描绘了仙境的美好:三位仙人骑着红鸾,悠闲地在云端飞翔,围绕着古老的祭坛。这里的“红鸾”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云闲”则给人一种宁静、超脱的感觉。

接下来,“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则笔锋一转,描绘了人间的荒凉:曾经炼药的旧台已经空无一物,挂衣的乔木也因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堪。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仙境的遥不可及,以及人间的无奈与沧桑。

“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观来渲染这种对比。清风岭上猿声阵阵,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而白石溪中的水影则显得寒冷而孤寂。这里的“猿声”和“水影”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他对超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二十四座山峰都是古代隐士的居所,诗人认为只要振作精神,前往那里并不难。这里的“振缨”象征着决心和勇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仙境的美好与人间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观和象征手法都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