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林居杂咏三首 其二

数椽茅屋著衰翁,枯竹荒烟日夜风。
冻雀打团霜拂树,饥乌吊影月横空。
只将疏懒求安乐,那有文章学送穷。
笑看儿童喧里巷,击□傩鼓隔墙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在寒冬中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简朴、宁静又略带孤寂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作者用“数椽茅屋”和“衰翁”来勾勒出老人的居住环境和形象。茅屋简陋,老人也显得衰老,但这样的画面并不显得悲凉,反而透出一种质朴与淡然。接着,“枯竹荒烟日夜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但老人似乎并不为此所困。

接下来的两句,“冻雀打团霜拂树,饥乌吊影月横空”,通过描写鸟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月光下孤独的身影,间接反映了老人生活的清苦与孤寂。然而,老人并没有抱怨或自怜,而是选择了“疏懒求安乐”,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那有文章学送穷”,老人自嘲没有文采去写文章来摆脱贫困,但这也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最后两句,“笑看儿童喧里巷,击□傩鼓隔墙东”,老人笑着看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听着墙外传来的鼓声,展现出他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既展现了老人生活的清贫与孤寂,又突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老人虽然生活简朴,但他选择了一种淡然、豁达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使他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够笑对生活。这种豁达与知足,正是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