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凭阑一望白云重,松竹萧森裛露浓。
树外连漓流不断,依稀如听秣陵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登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望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往事的怀念。

首句“凭阑一望白云重”,诗人站在栏杆边,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的白云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里的“白云重”不仅仅是在形容云的厚重,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情绪,可能他正被某种思绪或情感所困扰。

接下来的“松竹萧森裛露浓”,诗人继续描写周围的景色,松树和竹子显得萧瑟而冷清,露水浓重,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气氛。松竹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坚韧和不屈,但在这里,它们的萧森状态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树外连漓流不断”,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看到树丛之外的江水连绵不断地流淌。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依稀如听秣陵钟”,诗人仿佛听到了远方秣陵(今南京)的钟声,这钟声让他想起了故乡或过去的经历。秣陵是历史名城,钟声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长河或往事的回响。诗人通过这种模糊的听觉体验,表达了对故乡或旧时光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白云、松竹、江水和钟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眷恋。

周玉如

周洁,字玉如,家江东城南胭脂巷中。年十四,归应天府判张鸣凤。张罢官,携归临桂数年后,诒书省父,寄诗一册,名《云巢诗》,金陵人竞传写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