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晓寒曲
大泽穹天莽同色,碧瓦阊门晓花白。
石岩左右断行人,洞庭一夜冰千尺。
曾持汉节单于垒,北风如刀割人耳。
知怜冻足苦双摧,一生不向遐方履。
凭谁赠我紫衣裘,中吴风土清且柔。
令严气正天地肃,长歌白苧临寒流。
玉兰酒熟金醅溢,太白连云尚殊□。
书窗半掩昼始开,几日红梅断消息。
石岩左右断行人,洞庭一夜冰千尺。
曾持汉节单于垒,北风如刀割人耳。
知怜冻足苦双摧,一生不向遐方履。
凭谁赠我紫衣裘,中吴风土清且柔。
令严气正天地肃,长歌白苧临寒流。
玉兰酒熟金醅溢,太白连云尚殊□。
书窗半掩昼始开,几日红梅断消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吴中晓寒曲》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早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天的严酷和人们的感受。
首先,诗中提到“大泽穹天莽同色”,意思是广阔的湖面和天空在寒冷的早晨显得一片苍茫,仿佛融为一体。接着,“碧瓦阊门晓花白”描绘了清晨的屋檐上覆盖着白色的霜花,给人一种清冷的美感。
然后,诗人提到“石岩左右断行人”,说明寒冷使得路上行人稀少,甚至被阻断。而“洞庭一夜冰千尺”则夸张地表达了洞庭湖一夜之间结冰的厚度,强调寒冷的程度。
接下来,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在北方寒冷的经历,“曾持汉节单于垒,北风如刀割人耳”,形容北风像刀一样刺骨,让人难以忍受。他感慨道,“知怜冻足苦双摧,一生不向遐方履”,意思是深刻体会到寒冷对双脚的折磨,因此决定再也不去那些寒冷的地方。
诗人渴望温暖,希望有人能送他一件紫衣裘,“凭谁赠我紫衣裘”,来抵御寒冷。他提到“中吴风土清且柔”,认为吴地的气候温和宜人,比起北方的严寒,这里显得温暖许多。
最后,诗中提到“玉兰酒熟金醅溢”,形容美酒已经酿好,香气四溢。而“太白连云尚殊□”则暗示着天空中的云彩依旧高远,与大地相隔。诗人感叹道,“书窗半掩昼始开,几日红梅断消息”,意思是窗户半掩,白昼才开始,红梅花的消息已经断绝,暗示着冬天还未结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北方的严寒和吴地的温和,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和对寒冷的不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个人感受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冬天独特的美与冷峻。
王琪
王琪: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