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译文及注释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
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
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游乐。
溪流琴高水,石耸(sǒng)麻姑坛。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麻姑:道教神话人物。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白龙降陵(líng)阳,黄鹤呼子安。
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典出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yuān)鸾(luán)。
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鸳鸾:一作“鹍鸾”。
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lán)。
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皆波澜:一作“空波澜”。
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
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
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敬亭山上回首南望,极目望尽南天。
常听说有五六仙人,在此游乐。
琴高溪流水潺潺,麻姑坛石崖耸立。
白龙降落在陵阳山,黄鹤呼叫子安。
子安的在这里羽化骑黄鹤上日月,乘长风驾云雾,与鸳鸾比翼。
下视茫茫宇宙之间,四海皆是波澜壮阔。
双眼不瞧目下事,世事翻覆多艰难。
人生百岁,现如今半途,前途渺茫,不可预期。
强食的瓜儿不甜,每每清晨起床即长叹。
我愿跟随仙人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注释
麻姑:道教神话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姑馀山,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生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民间又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流传。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典出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陵阳子明者,銍乡人也。好钓鱼於旋溪。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百余年,山去地千馀丈。大呼(山)下人,令上山半,告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余年,子安死,人取葬石山下。有黄鹤来,栖其冢边树上,鸣呼子安云:“陵阳垂钓,白龙衔钩。终获瑞鱼,灵述是修。五石溉水,腾山乘虬。子安果没,鸣鹤何求!”
鸳鸾:一作“鹍鸾”。
皆波澜:一作“空波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描绘敬亭山的壮丽景色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现实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开篇诗人站在敬亭山回首南望,视线直达天际,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仙境。他提到仙人和神话中的场景,如琴高水、麻姑坛、白龙、黄鹤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氛围。诗人想象自己能够羽化登仙,飞越日月,翱翔于云海之间,俯瞰宇宙,感受到天地间的波澜壮阔。
接下来,诗人感叹世俗生活中的烦恼和束缚,认为这些琐事不值一提,摆脱它们并不困难。然而,时光匆匆,人生已过半,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诗人在清晨醒来时感到无尽的叹息,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力感溢于言表。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仙人子明,远离尘世,去修炼金丹,追求长生不老和永恒的自由。这反映了他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解脱的强烈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展现了他对自由和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