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愁绪,像一场为春天送行的告别宴。
上片用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暮春景象:浮萍叶子快要长圆了(说明春末夏初),梧桐花已经凋谢(暗示春光流逝),屋檐下的燕子还没回来(暗示春天即将离去)。诗人猜想,也许春天都跑到富贵人家去了吧?连春风都怕吹到我这冷清的院子,怕惊动那些孤单的小草。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春风写得有感情,其实是反衬自己的寂寞。
下片直接写诗人的心情: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内心像修行人一样静不下来。别说窗外还剩多少花了(因为看了更伤心),干脆举起酒杯和春天的愁绪干一杯吧!最后一句特别妙:从今以后,这份春愁就让它去纠缠别人吧(修蛾指女子眉毛,这里代指别人),我可不想要了。这种故作洒脱的说法,反而更显出愁绪的浓重。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很舍不得春天,却假装潇洒地挥手告别;明明心里难受,却用喝酒来强颜欢笑。这种矛盾心理的描写,让离愁别绪显得格外真实动人。诗人用"饯春"(给春天送行)这个新鲜说法,把无形的春愁写得像可以碰杯告别的老朋友一样,非常生动有趣。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