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 其二

景云持律冠当年,遗迹虽沈古寺存。
释子若能精进去,便应题作景云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主要讲述的是对一位名叫景云的僧人的赞美和期望。

首先,诗中提到“景云持律冠当年”,意思是景云在遵守佛教戒律方面非常严格,堪称当年的楷模。这里的“持律”指的是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而“冠当年”则表示他在那个时代是首屈一指的。

接着,“遗迹虽沈古寺存”是说,虽然景云已经去世,但他留下的遗迹依然存在于古老的寺庙中。这里的“遗迹”可以理解为景云的精神或教化的影响,虽然人已经不在了,但他的影响还在。

然后,“释子若能精进去”中的“释子”指的是佛教僧人,“精进去”则是说如果僧人们能够继续努力修行,不断精进。这里的“精进”是佛教术语,意为努力修行、不懈怠。

最后,“便应题作景云轩”是说,如果僧人们能够像景云那样精进修行,那么这个地方就应该被命名为“景云轩”。这里的“轩”指的是寺庙中的某个建筑或场所,而“题作”则是命名的意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景云僧人的敬仰,并希望后来的僧人们能够以他为榜样,继续精进修行,传承他的精神。通过这首诗,作者传递了一种对佛教修行的坚持和对先贤的尊敬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