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杂韵(六首)

仙《韶》隐隐落空蒙,坛下传呼拜启同。
知是燔柴礼初献,沉香火起烛天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南郊杂韵(六首)》描绘了一场庄严的祭祀场景,充满了神圣与壮丽的氛围。

首句“仙《韶》隐隐落空蒙”中,“仙《韶》”指的是古代祭祀时演奏的优美音乐,象征着神灵的降临。音乐声隐隐约约,仿佛从天而降,给人一种虚幻而神圣的感觉。“落空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氛围,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音乐所笼罩。

第二句“坛下传呼拜启同”描绘了祭祀现场的秩序和人们的虔诚。坛下的传呼声此起彼伏,大家按照礼仪一同跪拜,展现出对神灵的敬畏和尊崇。这种统一的动作和声音,进一步增强了祭祀的庄严感。

第三句“知是燔柴礼初献”点明了祭祀的核心环节——燔柴礼,即将柴火焚烧以祭天。这是祭祀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象征着将人们的祈愿传递上天。诗人通过“知是”二字,表明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们对这一仪式的熟悉和重视。

最后一句“沉香火起烛天红”则描绘了燔柴礼的壮观场面。沉香木燃烧时,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天空,呈现出一种壮丽的红色。这一景象不仅象征着祭祀的热烈和虔诚,也给人一种神圣与力量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严与神圣,让人感受到古人对于天地神灵的敬畏与信仰。诗中既有音乐的悠扬,也有火焰的壮丽,构成了一幅充满仪式感的画面,令人心生敬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