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闺中秋作

信美非吾土。
笑浮家、等闲再值,良宵三五。
深院木犀香已谢,渐惜秋光欲暮。
只碎菊、篱边方吐。
漫道井梧添叶好,怕羁愁、添得心尤苦。
荣憔感,向谁诉。
纪时今日逢冷露。
检巾箱、吴绵已罄,故衣重补。
青女素娥还耐冷,下界尘凡莫数。
恰圆魄、重开顾兔。
拜月盈盈同说饼,算乡风、犹是江南路。
何处问,旧皋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缕曲·闺中秋作》描绘了一位身处异乡的女子在中秋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诗的开头“信美非吾土”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异乡美景的感慨,却无法将其视为自己的归宿。她笑着自嘲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再次迎来了中秋这个美好的夜晚,但内心却并不轻松。

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女子内心的孤寂和感伤。深院中的桂花香已消散,秋光渐逝,只剩下篱笆边零星的菊花在绽放。井边的梧桐树虽然添了新叶,但这反而让她更加感到离愁别绪的沉重。她感叹荣枯无常,却无人可诉。

诗中提到的“冷露”暗示了秋天的萧瑟,女子翻检着箱中的衣物,发现从家乡带来的棉衣已穿尽,只能修补旧衣御寒。她仰望天空,看到传说中的青女和素娥(月中的女神)依旧耐寒,而自己却身处凡尘,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中秋的圆月让她想起了家乡的习俗,她拜月祈福,与同伴分享月饼,仿佛回到了江南的故乡。然而,现实却是她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旧日的屋檐下。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异乡女子在中秋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她虽身处美景之中,却心系故土,感叹时光流逝,无法排遣内心的苦闷。这种情感是许多漂泊在外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