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浦张应发归永嘉

客里偶相逢,襟怀亦偶同。
对梅吟夜月,折柳问春风。
子勿言浮梗,余方笑转蓬。
归程经雁荡,得句附邮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朋友偶然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在短暂相聚中的心灵共鸣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客里偶相逢,襟怀亦偶同”点明了两人在异乡偶然相遇,彼此心意相通,有一种默契和共鸣。这种偶然的相遇让他们的情感更加珍贵。

接下来,“对梅吟夜月,折柳问春风”描绘了他们在夜晚的月光下对梅吟诗,折柳惜别,象征着他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梅花和柳树都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别代表坚韧和离别。

“子勿言浮梗,余方笑转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态度。浮梗和转蓬都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诗人劝朋友不要为漂泊而忧虑,自己也对这种生活一笑置之,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最后,“归程经雁荡,得句附邮筒”写的是朋友即将踏上归途,经过雁荡山,诗人希望他能将自己的诗句附在信中寄回。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朋友间的偶然相遇、共同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读来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共鸣。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