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
姑苏城外江水绿,姑苏台是吴王筑。
吴王燕罢越王来,馆娃夜冷宫门开。
落花飞去春无迹,江边却起姑苏驿。
马头旌节何皇皇,候吏传呼谒道傍。
孤山梅白堤柳黄,相君入坐中书堂。
吴王燕罢越王来,馆娃夜冷宫门开。
落花飞去春无迹,江边却起姑苏驿。
马头旌节何皇皇,候吏传呼谒道傍。
孤山梅白堤柳黄,相君入坐中书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姑苏台的历史变迁和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时光流转与人事更迭的感慨。
首先,诗歌开篇点明了姑苏台的位置和背景。姑苏城外江水碧绿,姑苏台是吴王所建,这里曾是吴王的宫殿。诗人通过“吴王燕罢越王来”一句,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权力的交替。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如今馆娃宫在夜色中显得冷清,宫门敞开,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天的落花飞逝,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和无常。江边新建的姑苏驿,则预示着新的旅程和变化。马头旌节鲜艳夺目,候吏在路边高声传呼,展现了送别时的热闹场面。
最后,诗人以“孤山梅白堤柳黄”的景色,烘托了离别的情感。梅花洁白,柳树泛黄,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离别。友人即将入坐中书堂,开启新的篇章,而诗人则在这送别的时刻,感慨万千。
整首诗词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情感深沉而含蓄,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洞察。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