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鸾舆三顾茅庐。
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折桂令》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关于三国蜀汉的感慨故事,像一杯带着历史苦味的茶,越品越有味道。

开头说刘备(鸾舆指皇帝车驾)三次拜访诸葛亮,虽然请出了高人,但汉朝的命数(祚)已经撑不住了,就像太阳快落山(桑榆指傍晚)。这里用"日暮"双关,既说时间不早,也暗示蜀汉气数将尽。

中间五句像快镜头一样闪过蜀汉重要事件:诸葛亮渡过泸水南征、刘备占领西蜀、和东吴孙权对抗。特别夸了周瑜火烧赤壁的妙计(美乎),又叹息关羽兵败被杀(云殂指如云消散般死去)。一"美"一"悲"之间,藏着对英雄命运的唏嘘。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人生感悟:成败得失就像月亮圆缺(盈虚),都是老天爷在打算盘(乘除指算计)。既然命运无常,不如早点看开,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早赋归欤"用《归去来兮辞》典故)。这其实是用三国故事来说自己的人生选择——与其在官场挣扎,不如回家种田。

全篇妙在把大历史和小心思糅在一起,就像用三国英雄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语言干净利落,典故用得自然,读完能感受到那种"是非成败转头空"的透彻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