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哀歌①

汝或登我堂,汝或求我浆。
如何同蹇拙,流转到他乡。
黄昏闹市里,一曲碾我肠。
曲中意如何,其意久低昂。
似说生平事,寒如阶上霜。
如霜又如露,说道也茫茫。
此曲何时终,有人立其侧。
未惯弓弦音,已惯烟尘色。
我技良未佳,胡为君袖湿。
君或失意人,失意无南北。
感我区区怀,何必曾相识。
与君俱无言,一时归沉寂。
听者如未闻,见者如未睹。
行人过纷纷,独坐人稀处。
阅人亦多矣,多过长亭树。
偶然逢其怜,偶然逢其怒。
余者各匆匆,零星或一顾。
彼此皆漠然,一朝又一暮。
见子于桥侧,见子于河滨。
见子于风雪,见子于千门。
天地虽云阔,何能置子身。
见子之奔突,见子之逡巡。
见子之狂喜,见子之病贫。
生命总游离,相对如微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四哀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人际关系的感悟。

首先,诗歌开篇描绘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氛围。作者提到有人来到他的堂前,向他寻求帮助,但两人都处于困境中,漂泊在他乡。这种感觉在黄昏的闹市中被进一步放大,一首曲子深深地触动了作者的心,曲中的情感寒冷如霜,迷茫如露。这种寒冷和迷茫不仅是曲子的情感,也是作者内心的写照。

接着,诗歌转向了对生活的反思。作者提到,这首曲子似乎讲述了他的一生,寒冷、迷茫、无助。曲子何时结束,作者也不知道,只能站在一旁,默默感受。虽然作者并不擅长音乐,但曲子的情感却让他泪湿衣袖。这种情感的共鸣,让作者意识到,或许那些失意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同样的孤独和无奈。

然后,诗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即使彼此并不相识,也能通过某种方式感受到对方的情感。然而,这种感受往往是短暂的,最终还是会归于沉寂。路人匆匆而过,很少有人真正注意到作者的孤独。这种漠然的态度,让作者感到更加孤立。

最后,诗歌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游离和渺小。作者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同样的人,他们在风雪中奔波,在千门中徘徊,时而狂喜,时而病贫。生命仿佛总是在游离,人与人之间的相对,如同微尘般渺小。

总的来说,《四哀歌》通过对孤独、无助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诗歌中的情感细腻而深刻,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