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相公赴幽州

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
长路山河转,前驱鼓角喧。人安布时令,地远答君恩。
暮日平沙迥,秋风大旆翻。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王相公)奉命前往北方边境赴任的场景,展现了壮阔的边塞风光和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

开头四句写王相公身份尊贵:他既是朝廷重臣(台衮)又掌管军事(戎律),勤勉为国(勤忧),深受皇帝信任(凤池东掖宠)。手持龙形符节(龙节)出镇北方,更显威严。

中间四句描写赴任途中的景象:漫长的路途上山河变换,仪仗队鼓角喧天。他要去边境(地远)实施仁政(布时令),以此报答君恩。这里用"人安"二字点明他心系百姓的为政理念。

最后四句转向边塞风光:夕阳下平野辽阔(平沙迥),秋风中军旗翻飞(大旆翻)。渔阳(幽州治所)远在天边,但离别时仍依依不舍(恋别信陵门)。"信陵门"用战国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典故,暗示诗人与王相公的知交之情。

全诗通过"凤池""龙节"等意象展现威严,用"平沙""秋风"渲染边塞苍茫,在壮阔中透着离别的惆怅。最动人的是"人安布时令"这句,短短五字就勾勒出一个心系黎民的好官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