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门外月色如昼霜风过翏然成声作一绝

老木经霜众窍空,月明深夜响秋风。始知天籁非人籁,吹万由来果不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景象,通过自然的声音和光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首句“老木经霜众窍空”,讲的是经过霜冻的老树,树干上有很多空洞。这些空洞在风中会发出声音,就像是大自然的乐器。这里诗人用“众窍空”来形容老树,给人一种沧桑和空洞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风中声音的来源。

接着,“月明深夜响秋风”,诗人描绘了一个明亮的月夜,秋风在深夜中吹过,带来了阵阵声响。这里的“响”字,不仅指声音,还给人一种秋风凛冽、穿透力的感觉。

第三句“始知天籁非人籁”,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的声音和人造的声音,表达了对天籁之音的欣赏。这里的“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而“人籁”则是人为制造的声音。诗人认为,自然的声音是无法被人工复制的,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一句“吹万由来果不同”,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声音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里的“吹万”指的是风吹过万物,每一种物体在风中发出的声音都是不同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多样性的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深秋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自然声音和人造声音,强调了天籁之音的独特性和无法复制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多样性的赞美。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怀英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冯翊人(今陕西大荔)。北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金朝大定十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诏编修《辽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奉符城党家林,谥号文献。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第一,金朝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