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冬日黄昏的浪漫场景,充满了清新雅致的意境和温暖的情感。
上片(前六句)写的是白天场景: 1. 开头像电影特写镜头:女子在小窗前、梅花疏影下刚化完妆,用"鸾镜"暗示她的美丽。 2. "梅似雪,雪如人"用连环比喻:梅花像白雪般纯洁,白雪又像美人般无暇,三者(梅、雪、人)都纤尘不染,构成一幅纯净的画面。
下片(后六句)转到傍晚: 1. 江面透着寒意,人声寂静,只有朦胧的月光笼罩,营造出静谧氛围。 2. 又用连环比喻:远山像白玉般温润,白玉又像君子(韩叔夏)般高洁。 3. 结尾最妙:两人相视一笑的瞬间,仿佛连周遭的寒冷都被这份温情融化了。
全词特色: - 用"梅-雪-人"和"山-玉-君"两组比喻,把自然景物和人联系起来 - 画面从白天的明净转到傍晚的朦胧,最后落在"一笑温"这个温暖细节上 - 虽然写冬日,却通过人物互动传递出温暖,形成"外冷内热"的对比
简单说,这首词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冬日文艺片:有唯美画面,有细腻情感,最后那个相视而笑的镜头尤其打动人心。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