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
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登上司天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山河壮丽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在低洼的居所感到烦躁不安,但登高之后,心中的忧虑一扫而空。这表明登高望远能让人心境开阔,暂时忘却烦恼。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眼前的景色:河流在微光中闪烁,野火过后的草地依然翠绿。远处的太行山低矮可见,山间断处还有未化的雪。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宁静。
诗人接着赞叹山河的坚固,既有天然的险峻,又有人文的德行。这与后来的辽、金等短暂王朝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提到这些王朝的覆灭,仿佛铜驼(象征权力)早已被荆棘覆盖,暗示历史的无常与兴衰的必然。
最后,诗人感叹烟云变幻,兴废无常,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然而,他无法久留,晚风悲凉,似乎也在提醒他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的沧桑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历史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既赞叹自然与人文的永恒,又感叹个人生命与王朝兴衰的短暂,情感复杂而深沉。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