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赋九字

绣谱消寒,伫鹅黄嫩绿,珍重春风。
连环玉纤能解,斗巧天工。
蟠龙宝帐,算人人妒煞青铜。
凉夜永。
调梭怯漏,锦机柔似吴侬。
谁貌婵娟如画,剩沉湘骚辩,吁闼排空。
回阑隔花比瘦,嘉节初逢。
浔阳昨夜,又江枫派派流红。
偏一向,残更惊梦,上阳影事重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汉宫春 赋九字》描绘了一幅深宫女子在春日里的孤寂与哀愁,用细腻的笔触将景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

上片以“绣谱消寒”开篇,写女子用刺绣打发寒冷的时光,看着嫩绿的柳枝在春风中摇曳。她灵巧的手指能解开复杂的玉连环,连上天都惊叹她的巧手。华美的龙纹帐幔中,人人都羡慕她如青铜镜般光鲜的外表,但漫漫长夜里,她只能独自调弄织机,听着更漏声,织出的锦缎柔软如吴地女子的低语——这里暗指她内心的脆弱。

下片转入更深的孤独。画中的美人再美,也只剩屈原《离骚》般的哀怨能替她发声。回廊外,她与花朵比谁更消瘦,在佳节里更觉凄凉。昨夜浔阳江畔(用白居易《琵琶行》典故),枫叶随江水飘红,暗示时光流逝。最后,残更惊梦,上阳宫(唐代冷宫)的往事层层涌来——点明她实则是被遗忘的宫人,所有精巧手艺和美丽外表,都掩盖不了被禁锢的悲剧命运。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表面写宫廷奢华和女子才艺,实则每个细节都在透露孤独。比如“连环能解”却解不开命运枷锁,“锦机柔似吴侬”暗含思乡,“与花比瘦”显示无人怜惜。最后用“上阳影事”道破身份,让前面所有的美丽描写都成了对封建制度无声的控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