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郭忠恕万松仙馆图》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诗的第一句“琳堂掩映万松齐”,意思是华丽的殿堂被茂密的松树遮掩,树木整齐排列,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第二句“绝壑寒云望不迷”,描绘了深谷中寒冷的云雾缭绕,但视线依然清晰,没有迷失方向,展现了山林的壮丽与神秘。
第三句“为听水流翻破寂”,诗人为了倾听溪水的声音,打破了周围的寂静。水流的声音仿佛成为这片宁静中唯一的动态元素,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轻袍重过短墙西”,诗人穿着轻便的衣袍,再次经过短墙西侧,似乎在暗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反复徘徊,感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云雾、水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平和。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