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剡县陈明府登县楼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烟霞若接天台地,
分野应侵婺女星。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
彩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受。

首联“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树木映窗棂”,作者用“掌上”形容城郭中的人家,显得小巧而精致,仿佛能一手掌握。窗前的树木倒映在窗棂上,形成一幅自然的画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烟霞若接天台地,分野应侵婺女星”,作者将眼前的景色与天台山、婺女星相联系,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烟霞仿佛连接着天台山,而分野则似乎侵入了婺女星的领域,给人一种天地相接的广阔感。

颈联“驿路古今通北阙,仙溪日夜入东溟”,这里作者通过“驿路”和“仙溪”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延伸。驿路从古至今通向皇宫北阙,而仙溪则日夜不息地流入东海,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自然的永恒。

尾联“彩衣才子多吟啸,公退时时见画屏”,作者描绘了才子们彩衣飘飘,吟诗作赋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采。而“公退时时见画屏”则暗示了在公务之余,作者常常欣赏如画的美景,享受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天地、历史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与深厚的情感。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