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台上忆吹箫 其二 九月二十六病卧肖,起留三阕。时肖有分飞之悲,亦触余旧事,故泛写之二首
酒在秋先,人居秋后,共秋唯有霜眉。
念春寒能暖,春去能归。
何事春言春约,经不起、一夕秋摧?
谁立在、今朝别处,昨夜来时?
痴痴,萧郎玉管,吹彻了青罗,吹彻红卮。
问地涯天角,雨幕烟霏。
那叶伊人兰艇,飘泊在、何处相思?
人易老、檀心万年,不会成丝。
念春寒能暖,春去能归。
何事春言春约,经不起、一夕秋摧?
谁立在、今朝别处,昨夜来时?
痴痴,萧郎玉管,吹彻了青罗,吹彻红卮。
问地涯天角,雨幕烟霏。
那叶伊人兰艇,飘泊在、何处相思?
人易老、檀心万年,不会成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人在秋天生病卧床时,触景生情想起往事,感叹时光易逝、爱情无常的复杂心情。
上阕开篇用"酒在秋先"的巧妙比喻,说愁绪比秋天来得还早。人虽然还活着,但心已经像霜打的眉毛一样苍老。接着用春天作对比:春寒终会转暖,春天走了还会再来,但春天的承诺(暗指爱情)却经不起一夜秋风的摧残。最后用"谁立在今朝别处,昨夜来时"的时空错位写法,表现物是人非的恍惚感。
下阕用"痴痴"开头,直接点明痴情状态。借用"萧郎吹玉管"的典故,写曾经用音乐传递的深情,如今只能对着酒杯空叹。"地涯天角"四句用飘摇的雨雾比喻人生漂泊,用"伊人兰艇"象征心上人不知去向,表达无处寄托的相思之苦。结尾说人心(檀木般的心)即使历经万年也不会像丝线般纠缠——表面说不会纠缠,实则暗示思念早已深入骨髓。
全词最动人的是把"秋"这个季节变成了承载情感的容器:秋天的霜、风、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内心愁绪的投射。通过春天与秋天的对比,突出爱情比季节更无常的特点。最后用"檀心万年"的坚硬与"成丝"的柔软形成矛盾修辞,把说不尽的相思都凝练在这两个意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