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

雨后散幽步,村村社鼓鸣。
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
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
几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后乡村的闲适生活,充满自然生机与农耕气息。

前两句写雨后散步时听到各村社日祭神的鼓声,展现出一幅热闹的乡村风俗画。"阴晴不定"却"天地分明"的对比,既写出春天天气多变的特点,又暗含诗人对世事的通透认知。

中间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捕捉春日典型意象: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蛙鸣声里能听见流水潺潺。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用"风无力"形容春风轻柔,用"水有声"反衬田野的宁静,把春日的慵懒惬意写得十分传神。

最后两句点明时近寒食节(古代重要节日),带出诗人准备春耕的农事计划。一个"吾事"显得朴实亲切,把文人雅趣和农人本分自然融合,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真挚热爱。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乡村vlog:天气变化、风吹柳动、蛙鸣水流、节日氛围、农耕准备,这些接地气的日常画面,在诗人笔下都变成了动人的诗行,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中蕴藏的美好。

白珽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