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陇西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咏史诗·陇西》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的诗,通过描绘陇西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讽刺和反思。

诗的开头,作者在春天来到陇山西边,看到的是一座荒废的隗氏城,四周长满了碧绿的野草。这里提到的“隗氏城”可能是古代某个重要人物的居所,如今已经破败不堪。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荒草。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一个叫王元的人,说他“不量力”。这里的“不量力”指的是王元自不量力,试图去做一件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具体来说,王元可能试图用一丸泥去阻挡函谷关。函谷关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想用一丸泥去阻挡它,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诗人用“好笑”来形容王元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的嘲笑和讽刺。

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还通过王元的故事,提醒人们要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否则只会成为笑柄。这种反思和警示,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