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乐府作从军行五首。) 其二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坰。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军队出征的生动画面,同时表达了士兵们复杂的内心情感。

开篇用"凉风"点明秋天出征的时节,暗示战争即将开始。军队浩浩荡荡出发,战船铺满长河,士兵遍布原野。这里通过壮观的场面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威武气势。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刻画了士兵们的真实心情:他们思念家乡亲人,依依不舍地靠着船桅回望都城。这种矛盾心理非常真实——既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又难舍家人温情。

诗中引用《诗经》中"东山人"的典故,用鹳鸟鸣叫象征思乡之情,进一步强化了士兵的乡愁。但随后又用历史典故(周公东征三年)对比当下,表达对速战速决的期待。

最后部分展现了士兵们的决心:虽然舍不得家人,但愿意竭尽忠诚。他们担心自己不够勇猛,日夜思考如何冲锋陷阵。"先登羽"象征勇当先锋的决心,"金声"指收兵的锣声,表示绝不退缩。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真实展现了军人的人性面:既有铁血豪情,也有柔软乡愁;既渴望和平生活,又愿为责任而战。这种矛盾中的选择,正是军人最崇高的精神写照。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