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万荻江湖,秋来总付,雁奴栖托。
凉波嫩酿,惯渔村、酒桑落。
霜红叶醉山容碧,几度结、吟朋俊约。
恨关山带甲,欢踪堕地,好怀无著。
鼻息。
吹寥廓。
记置酒新亭,醉浇霜锷。
蛮荒一去,谁共天涯歌哭。
杜鹃声里知消息,归计数、樱桃绽萼。
只眼底,好湖山,兀自供人笑噱。
凉波嫩酿,惯渔村、酒桑落。
霜红叶醉山容碧,几度结、吟朋俊约。
恨关山带甲,欢踪堕地,好怀无著。
鼻息。
吹寥廓。
记置酒新亭,醉浇霜锷。
蛮荒一去,谁共天涯歌哭。
杜鹃声里知消息,归计数、樱桃绽萼。
只眼底,好湖山,兀自供人笑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江湖的萧瑟景象,同时融入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忧思和个人漂泊的感慨。
上片以秋景起笔: "万荻江湖"三句用芦苇、大雁勾勒出开阔寂寥的秋日江湖,大雁南飞寻找栖息地,暗喻游子无依。"凉波嫩酿"五句转到渔村生活,霜染红叶与青山相映,文人雅士相约饮酒赋诗,表面是闲适的隐逸画面。但"恨关山带甲"三句突然转折,战乱打破了这份宁静,让所有欢愉都化为乌有。
下片转入抒情: "鼻息"五句回忆当年与志士仁人饮酒抒怀的豪情,佩剑上霜花折射出壮志豪情。"蛮荒一去"四句写漂泊蛮荒之地的孤独,只能靠杜鹃啼声和樱桃开花来计算归期。最后"只眼底"三句最沉痛:眼前湖山依旧美丽,却只能供人取笑,暗示山河虽在却已物是人非。
全词艺术特色: 1. 画面感极强,从芦苇荡到渔村红叶,宛如水墨画卷 2. 情感跌宕,由闲适到愤懑再到悲凉,层层递进 3. 善用对比,宁静山水与动荡时局形成强烈反差 4. 典故化用自然,"新亭对泣"的典故不露痕迹
核心情感: 表面写秋景,实则抒发战乱年代知识分子报国无门、漂泊无依的苦闷。那醉人的红叶、渔歌美酒,都反衬出"带甲关山"的残酷。最后"供人笑噱"四字,道尽了对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