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

手乱戏间。织成锦字纵横说。万语千言皆怨别。一丝一缕几萦回,似妾思君肠寸结
寸结。肝肠切。织锦机边音韵咽。玉琴尘暗薰炉歇。望尽床头秋月。刀裁锦断诗可灭。恨似连环难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用织锦这个日常活动来比喻她纠结的内心世界。

上片用织布机上的丝线比喻思念: 1. "手乱戏间"写女子心不在焉地摆弄织机,就像她纷乱的心情 2. "万语千言"说织进布里的都是对离别的怨念,每个丝线缠绕都像她思念时揪心的感觉 3. 重复两次"寸结"强调这种思念让人肝肠寸断的痛苦

下片转到生活场景: 1. "音韵咽"写织机声都带着哭腔,"玉琴尘暗"说乐器积灰,表现她没心思娱乐 2. "望尽秋月"是她夜不能寐,整晚看着月亮想爱人 3. 最后用"裁锦断诗"的狠话,说即使毁掉织物和情诗,这份像连环扣一样的怨恨也解不开

全词妙在: - 把织布动作和思念情绪完美结合 - 用"丝线缠绕"这个具体意象让抽象的感情变得可见可感 - 结尾的"连环"比喻既新颖又贴切,说明思念像解不开的锁链

就像现代人失眠时数羊,古代女子把思念织进布里,这种将日常劳动转化为情感表达的方式,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同样真切的心痛。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