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乳燕

梅雨初晴绿满陂,忽然乳燕脱巢飞。
诗成高枕惟鼾睡,不向人间怨索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见乳燕》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初夏雨后的田园景象,通过乳燕离巢的瞬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梅雨初晴绿满陂”,写出了梅雨季节过后,大地被雨水滋润,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这里的“绿满陂”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丰盈和自然的美好。

第二句“忽然乳燕脱巢飞”,描绘了乳燕突然从巢中飞出的情景。乳燕离巢,象征着成长和独立,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不息循环。这一瞬间的动态,与前面静态的绿意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第三句“诗成高枕惟鼾睡”,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完成了诗作,然后安然入睡。这里的“高枕”和“鼾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在这片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最后一句“不向人间怨索离”,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抱怨、不索求的态度。他在这片自然的怀抱中,远离了人世间的纷扰和烦恼,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乳燕离巢的瞬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摆脱了人世间的烦恼,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