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
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
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矛盾情感。
前半部分写现实中的漂泊之苦。诗人说自己本是江北人,却成了江南的过客,再回江北时已举目无亲。秋风吹得人发冷,明月也不知为谁而亮,这种孤独感让他想回江南——因为至少江南还有人惦记着他。这里用"金风""秋月"的意象,把孤独感具象化了。
后半部分揭示了更深的矛盾:没回家时觉得家乡什么都好,真回去了却发现还不如不回去。眼前一个熟人都没有,进出家门都感到伤心。风雨中的旅馆更添凄凉,回家后只能和衣而睡。这时笔锋一转,梦里突然回到江南,找到旧居,家人们笑着迎出来争相拥抱——这个美梦恰恰反衬出现实的残酷。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回不去的故乡"的惆怅。通过现实与梦境、期待与落差的对比,把现代人也常有的"近乡情怯"心理写得淋漓尽致。最后那个温馨的梦境,反而让现实的孤独显得更加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