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庚申秋日,再集休园,即席分得茵字
蒋径重开,陶门乍启,依然一拂清风。喜康成公子,手掌能同。
邀宾不惜倾家酿,高吟处、鹦鹉偏工。那堪更是,月当杨柳,秋在芙蓉。
一饮吸尽千钟。记檐前蟾魄,三见如弓。况樽携蛮榼,烛艳纱笼。
挥毫忽发狂奴兴,问人中、何处情浓。夜阑还倚,踏残桐影,梦卧花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夜晚的聚会场景,充满了欢乐、豪放和浪漫的氛围。
首先,诗人提到“蒋径重开,陶门乍启”,这里的“蒋径”和“陶门”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场所或门户,重新开启意味着聚会的开始。“依然一拂清风”则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仿佛清风拂面,心情愉悦。
接着,诗人提到“康成公子,手掌能同”,这里的“康成公子”可能是指聚会中的某位重要人物,大家对他非常认可,愿意跟随他的引领。“邀宾不惜倾家酿”则表现了主人慷慨好客,愿意拿出最好的酒来款待客人。“高吟处、鹦鹉偏工”描绘了聚会上大家高声吟诗,甚至鹦鹉也被这气氛感染,似乎在模仿人声,增添了趣味。
“那堪更是,月当杨柳,秋在芙蓉”这几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月光洒在杨柳上,秋天的气息弥漫在芙蓉花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写到“一饮吸尽千钟”,表现了豪饮的场面,大家尽情畅饮,气氛热烈。“记檐前蟾魄,三见如弓”则是对月亮的描写,月亮像弓一样挂在屋檐前,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况樽携蛮榼,烛艳纱笼”继续描绘聚会的细节,大家手持酒杯,烛光透过纱笼显得格外艳丽,场景温馨而美好。“挥毫忽发狂奴兴,问人中、何处情浓”则表现了诗人突然兴起的创作激情,询问在场的人哪里情感最为浓烈,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
最后,“夜阑还倚,踏残桐影,梦卧花丛”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诗人依然沉醉在聚会的气氛中,踏着梧桐树的影子,仿佛在花丛中做梦,表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好幻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夜晚的聚会,展现了欢乐、豪放和浪漫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聚会的热闹和夜晚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