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梨花凋零的伤感画面,语言直白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一树梨花春向暮,雪枝残处怨风来"像用手机拍下的特写镜头:满树白梨花在春末显得格外醒目,但枝头残存的花朵正在抱怨春风的摧残。这里把梨花比作"雪枝",既突出其洁白繁盛,又暗示即将消融的命运。
后两句"明朝渐校无多去,看到黄昏不欲回"像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明天再来时花朵会更少,所以今天即使看到黄昏也不愿离开。这种"看花看到舍不得走"的心情,就像我们现代人赏樱花时,明知花期短暂却总想多留一会儿的眷恋。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捕捉到了人类面对美好事物消逝时那种无能为力却又不忍离去的复杂情感。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只是如实记录下看花时的所见所感,反而让这份对春天的留恋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