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大自然中的奇妙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秉愿物外游,结欣在何许?”意思是:我怀着远离世俗的心愿去旅行,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会在哪里找到呢?诗人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情,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觅路辨青山,沿洄遵枉渚”描述了诗人寻找道路的过程:他通过辨认青山,沿着曲折的河流前行。这里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探索,给人一种迷途中的希望感。
“丹丘忽戾止,烟霞密如堵”描绘了诗人突然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眼前是一片如画的景色:红色的山丘突然出现,烟霞弥漫,仿佛挡住了去路。这里的“烟霞”象征着美丽而神秘的景象。
“中有千年松,滴翠纷成雨”进一步描绘了这片美景中的细节:千年古松翠绿欲滴,仿佛在滴下绿色的雨滴。这里用“滴翠”形容松树的绿意,给人以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
“丛篁茁新玉,樛木罗珍羽”则描绘了竹林和树木:竹林中新生的竹子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树木上挂着珍贵的羽毛,仿佛是大自然的装饰品。这些细节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富饶。
最后两句,“眺听不胜奇,日夕憺容与”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无限赞叹:他眺望着、聆听着,感到无比惊奇,从早到晚都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这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陶醉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启发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张时彻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