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鬘 其十三

千山浓绿生云外(四月)。梁王老去罗衣在(牡丹种曲)。
曝背卧东亭(题赵生壁)。秋姿白发生(伤心行)。
凄凉栀子落(感讽)。虫响镫光薄(示巴童)。
楚女泪沾裾(钓鱼诗)。人间底事无(示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菩萨鬘 其十三》像一幅拼贴画,用八个不同场景的碎片拼出人生的苍凉底色。

开篇"千山浓绿生云外"像电影里的空镜头,展现四月山林的蓬勃生机,但紧接着"梁王老去罗衣在"立刻转入衰败——富贵如梁王终会老去,只剩华服徒留人间。两句并置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再美的生命也逃不过时间。

中间四句是四个特写镜头:老人在亭子晒太阳的白发、栀子花凄凉凋落、虫鸣声中微弱的油灯、楚国女子的泪痕。这些意象都在传递同一种情绪——生命在细微处显露的脆弱。特别是"虫响镫光薄",用虫鸣的嘈杂反衬灯光的微弱,就像用世界的喧闹对照个体的孤独。

结尾"人间底事无"像一声叹息,意思是"人世间什么事不会发生呢"。这个反问句把前面所有画面串联起来,道出人生无常的本质。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栀子落、白发生的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生命中的得到与失去。

全诗最妙的是用看似不相关的画面碎片——四月的山、牡丹的典故、老人的白发、凋落的花——最终都指向同一个主题: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类的悲欢都只是短暂的存在。这种"蒙太奇"式的写法,比直白抒情更有冲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