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咏促织

向空阶絮语,不知何处,愁人偏切。
金井银床,一夜碎啼明月。
怪杀天涯荡子,禁得过、凉天时节。
声暗咽。
暮灯初起,晓钟才歇。
可怜枕上关山,被片晌凄凉,惊回蝴蝶。
独院孤衾,此际更和谁说。
追忆金笼闲斗,佯输与、一双条脱。
空怅别,雕阑桂花如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只蟋蟀(促织)的鸣叫声如何触动人心,引发离愁别绪。全词以蟋蟀的鸣叫为线索,串联起游子思乡、闺人念远的双重情感。

上片从蟋蟀的鸣叫声切入。蟋蟀在空荡荡的台阶下鸣叫,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却格外触动愁绪。"金井银床"指富贵人家的庭院,但蟋蟀的叫声却让明月也显得破碎凄凉。这里用"碎啼"形容月光,新颖独特,暗示蟋蟀的叫声让月光都显得支离破碎。接着点出游子(天涯荡子)听到这声音,在凉秋时节更添愁思。蟋蟀的叫声从傍晚延续到清晨,与暮灯、晓钟相呼应,暗示无眠的长夜。

下片转入闺中人的视角。枕上梦到远方的关山,却被蟋蟀的叫声惊醒,打断了短暂的梦境。"惊回蝴蝶"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暗指美梦易醒。独居的女子无人倾诉,只能回忆从前与爱人斗蟋蟀的欢乐时光。"佯输与、一双条脱"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女子故意输掉斗蟋蟀的游戏,把金镯子(条脱)给爱人,展现甜蜜的互动。结尾回到现实,只见雕栏外的桂花如雪般飘落,空留怅惘。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以蟋蟀鸣叫贯穿全篇,既是实景又象征愁绪 2. 双重视角交替,既写游子又写闺中人 3. "碎啼明月""惊回蝴蝶"等意象新颖别致 4. 回忆与现实交织,乐景写哀情更显凄凉 5. 结尾以景结情,桂花如雪的意象余韵悠长

通过蟋蟀这个小生物,词人巧妙写出了人类共通的离愁别恨,展现了宋代婉约词细腻深婉的特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