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一首 其五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汉朝时期的盛世景象,主要展现了汉朝皇帝的文治武功和社会和谐的美好画面。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讲的是汉朝皇帝重视文化教育,亲自前往太学(古代的高等学府)视察,并且修习雅乐,表现出他对文化礼仪的重视。这表明皇帝不仅关心国家的武力,还注重文化的繁荣。

接着,“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这两句,描写了皇帝在祭祀仪式中亲自参与,割下牺牲品,体现了皇帝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他与臣民之间的亲近关系。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影响力。通过皇帝的努力,整个国家的风俗得到了改善,万国(指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也都和睦相处,国家内外都处于和平安定的状态。这说明皇帝的治理不仅使国内和谐,还赢得了外族的尊重。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这两句,提到匈奴的单于(匈奴的首领)突然来朝,表示臣服。与此同时,武库里的兵器似乎都要闲置了,暗示国家不再需要大量的军事力量,因为天下已经太平,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这两句,总结了汉朝在文化和政治上的繁荣。文物(指礼乐制度和文化)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鼎盛,君臣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谐、清明。

最后,“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这两句,表达了这种盛世的影响深远,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仍然能在祭祀的坛下感受到当年箫韶(一种古代音乐)的美妙声音,象征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汉朝盛世的描绘,展现了皇帝在文治武功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国家内外的和平与繁荣。它传递出一种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贤明君主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