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香山汤禅师

千古神僧旧石扃,清风如在地还灵。
溪形偃月无穷碧,山气当云不改青。
叶熟猿猱时啸聚,锡飞岩穴尚芳馨。
西来祖意谁人问,老柏森森翠满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题香山汤禅师》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禅师生活的地方。诗中提到的“千古神僧旧石扃”,让我们感受到这里曾经有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僧人,他的影响力甚至跨越了时间。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清新,仿佛僧人的精神气息仍然存在,依然充满活力。

接着,“溪形偃月无穷碧,山气当云不改青”这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溪流如新月一般弯曲,颜色碧绿,似乎永远保持着清澈。山间云雾缭绕,山的颜色却依然保持青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持久的美。

“叶熟猿猱时啸聚,锡飞岩穴尚芳馨”这两句通过动物和物体的细节,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成熟的树叶吸引了猴子聚集在树上,而僧人曾经使用的锡杖(锡飞)现在也挂在岩石洞穴中,还散发着一丝清香。

最后两句“西来祖意谁人问,老柏森森翠满庭”则表达了一种感慨。西来的禅宗祖师的存在意义,并非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但这些古老的柏树却默默守望着,它们翠绿的枝叶填满了庭院,象征着禅宗精神的长久传承和不变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禅师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传达出一种禅宗的哲理思想,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精神追求之间的联系。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