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道中

半月离乡井,家音杳不闻。
路危多半缺,桥朽忽中分。
秋尽风搜叶,日沉岩宿云。
荒村店虽陋,店主颇殷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安仁道中》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艰辛的旅途,字里行间透着孤独与温暖交织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半月离乡井,家音杳不闻"直白地道出诗人离家半月却杳无音讯的牵挂。这种思念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像钝刀子割肉般慢慢渗透的乡愁。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残缺的危险山路、腐朽断裂的危桥、秋风扫落叶、暮色中的山岩与云彩。这些意象不仅写出了旅途的艰难,更暗喻人生道路的坎坷。特别是"桥朽忽中分"这个细节,让人联想到生活中那些猝不及防的变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在荒凉中遇见温暖。破旧的乡村旅店与热情的店主形成鲜明对比,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给疲惫的旅人带来慰藉。这种温暖不是锦衣玉食的享受,而是寒夜里的一个火炉,格外珍贵。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平常的景物和经历,道出了每个漂泊者都懂的情感:离家的思念、前路的艰难,以及在陌生环境中偶遇的善意。这些情感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