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和令则题画》描绘了一幅山村雨后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生活情趣。
首句“山村雨霁水痕加”,说的是山村刚刚下过雨,雨停了,地上的水迹还清晰可见。这句通过“雨霁”和“水痕”两个细节,点明了时间和环境,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第二句“鸭嘴滩头燕尾沙”,描绘了滩头的景象。鸭嘴和燕尾都是形象的比喻,形容滩头的形状和沙子的细腻。这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形态,还增添了几分生动和趣味。
第三句“新结松棚试新茗”,转到了人的活动。松棚刚刚搭好,人们在这里品尝新茶。这句写出了山村生活的闲适和惬意,松棚和新茶都带有一种朴素自然的气息。
最后一句“好风无力扫藤花”,写的是风轻轻吹过,却不足以扫动藤花。这句通过“好风”和“无力”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藤花的摇曳也显得格外轻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村雨后的清新与宁静,既有自然景物的美,也有人文生活的趣。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惬意。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