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 琼龙灯
谁将香雪制芳丛?表里清辉莹。照破扬州旧时梦,玉玲珑,粉溶酥暖丹心重。
堂深夜水,影摇枝动,吹灭一帘风。春情
娇娥一捻粉团香,搭伏定牙床上。雨魄云魂恣飘荡,唤才郎,攻书独坐何情
况?看看的月临绣窗,寒生罗帐,睡早些又何妨?姚江夜泊
江风吹雨响飕,寒渗青衫透。花烛银台玉虫瘦,敉更筹,客窗正是愁时候。
十年浪游,几家观□,□□□心头。姑苏感怀二首
孤城一带锁寒涸,芳草青青遍。闲煞谁家旧庭院,最凄然,飞飞总是南来燕。
犹兀自垂杨路边,断桥前面,都缆着送穷船。
姑苏台上望姑苏,一片青无数。小雨残红日将暮,接吾庐,白云不断愁来路。
花间杜宇,天边孤鹜,脱板的望乡图。吴兴晚眺
夕阳楼阁蘸平湖,影浸粼粼绿。人在雕栏最高处,指城隅,浅山一簇浮寒玉。
黄梅酿雨,白云笼树,一幅范宽图。
堂深夜水,影摇枝动,吹灭一帘风。春情
娇娥一捻粉团香,搭伏定牙床上。雨魄云魂恣飘荡,唤才郎,攻书独坐何情
况?看看的月临绣窗,寒生罗帐,睡早些又何妨?姚江夜泊
江风吹雨响飕,寒渗青衫透。花烛银台玉虫瘦,敉更筹,客窗正是愁时候。
十年浪游,几家观□,□□□心头。姑苏感怀二首
孤城一带锁寒涸,芳草青青遍。闲煞谁家旧庭院,最凄然,飞飞总是南来燕。
犹兀自垂杨路边,断桥前面,都缆着送穷船。
姑苏台上望姑苏,一片青无数。小雨残红日将暮,接吾庐,白云不断愁来路。
花间杜宇,天边孤鹜,脱板的望乡图。吴兴晚眺
夕阳楼阁蘸平湖,影浸粼粼绿。人在雕栏最高处,指城隅,浅山一簇浮寒玉。
黄梅酿雨,白云笼树,一幅范宽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几个不同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词开头描绘了一盏精致的琼龙灯,它像是由香雪制成的花丛,散发着清辉,仿佛能照亮扬州旧时的梦境。这里的“玉玲珑”形容灯的精美,而“粉溶酥暖丹心重”则表达了一种温暖和深情。接着,诗人通过“堂深夜水,影摇枝动,吹灭一帘风”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微风的轻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接下来的部分转向了春情的描写。诗中提到一位娇美的女子,她躺在牙床上,似乎沉浸在某种情感中。她呼唤着才郎,而才郎却在独自攻书。这里的“看看的月临绣窗,寒生罗帐,睡早些又何妨?”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期待,月亮映照在绣花窗户上,寒冷透入罗帐,暗示了女子的寂寞和无奈。
然后,诗词转向了姚江夜泊的场景。江风吹雨,寒意透衣,花烛下的银台显得瘦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愁绪。十年的浪游,几家的变迁,都让他心头沉重。
接下来的姑苏感怀部分,诗人描绘了孤城的寒涸和遍地的芳草,旧庭院显得格外凄凉。南来的燕子飞过,垂杨和断桥边停泊着送穷船,这些意象都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
最后,诗人站在姑苏台上眺望,青色的景色无边无际,小雨中的残红预示着日暮将至。白云不断,愁绪难解,花间的杜鹃和天边的孤鹜,构成了一幅望乡的图景。夕阳下的楼阁倒映在平湖中,人在高处,指点着城隅,浅山如浮寒玉,黄梅雨和白云笼罩的树,构成了一幅范宽的画作,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感伤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汤舜民
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