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
虎牢天下险,阸塞矜创见。
古今托形势,南北重喉咽。
悬崖削千仞,只轮通一线。
何物狡狯儿,平地产怪变。
能令晋楚争,解使刘项战。
至今汜水波,呜咽犹含怨。
我来千载下,驻足一吊唁。
何当铲岩㟧,夷岨就平衍。
销兵铸耕锄,寸寸人得畋。
四海垣不虞,奸雄尔奚擅。
古今托形势,南北重喉咽。
悬崖削千仞,只轮通一线。
何物狡狯儿,平地产怪变。
能令晋楚争,解使刘项战。
至今汜水波,呜咽犹含怨。
我来千载下,驻足一吊唁。
何当铲岩㟧,夷岨就平衍。
销兵铸耕锄,寸寸人得畋。
四海垣不虞,奸雄尔奚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虎牢关》以历史名关"虎牢关"为切入点,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历史思考,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开头描写虎牢关的险要地势:悬崖峭壁,道路狭窄如线,突出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价值。接着用"狡狯儿"暗指历史上那些挑起战争的野心家,他们能引发晋楚争霸、刘项相争这样的大战。
"汜水波呜咽"用拟人手法,让河水仿佛还在为历史悲剧哭泣,增强了感染力。诗人站在千年后的今天凭吊古迹,突然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何不铲平这些险要关隘,让大地恢复平坦?
最后四句是诗眼:诗人希望熔毁兵器铸成农具,让百姓安心耕种;天下太平无战事,那些奸雄也就无法兴风作浪了。这种"化剑为犁"的构想,既浪漫又深刻,体现了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全诗通过地理险要→历史战争→和平愿景的层层递进,用具体意象承载深刻思考,最后升华出反战主题,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语言上善用夸张(千仞悬崖)、拟人(河水含怨)等手法,使严肃主题生动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