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素手
纤纤娇软,记漫拨朱弦,心事倾诉。
翠叶深藏,不胜春寒,暗将香蕊半吐。
杨妃新剥荔枝蜜,待看取红酥滴露。
想那时月榭轻携,最是销魂无数。
落日胡沙万里,正琵琶马上,几番回顾。
去国哀愁,儿女离情,泪洒重台归路。
齿盟切切留痕血,似点点梅花开处。
舞袖扬,千种风流,都在柔柔玉素。
翠叶深藏,不胜春寒,暗将香蕊半吐。
杨妃新剥荔枝蜜,待看取红酥滴露。
想那时月榭轻携,最是销魂无数。
落日胡沙万里,正琵琶马上,几番回顾。
去国哀愁,儿女离情,泪洒重台归路。
齿盟切切留痕血,似点点梅花开处。
舞袖扬,千种风流,都在柔柔玉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疏影 素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和哀愁。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纤纤素手,她在拨动琴弦时,倾诉着自己的心事。这里的“纤纤娇软”形容女子的手纤细柔软,而“记漫拨朱弦”则暗示她在通过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接着,诗词用“翠叶深藏,不胜春寒”来比喻女子的心事深藏不露,但又在春寒中微微显露出来,仿佛香蕊半吐,既含蓄又动人。
接下来,诗词提到“杨妃新剥荔枝蜜”,这是用杨贵妃剥荔枝的典故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和娇媚。而“待看取红酥滴露”则进一步以荔枝的甜美和晶莹来象征女子的柔情和娇艳。
然后,诗词转入对过去的回忆,“想那时月榭轻携,最是销魂无数”,这里描绘了在月下的亭榭中,两人轻轻携手,那是最为动人心魄的时刻。这种回忆充满了甜蜜和怀念。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哀愁和离别。“落日胡沙万里,正琵琶马上,几番回顾”,这里用“落日胡沙”来象征离别的凄凉,而“琵琶马上”则暗示了远行的场景。女子在马上弹奏琵琶,几次回头,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
接下来,“去国哀愁,儿女离情,泪洒重台归路”,这里直接表达了女子离开故国的哀愁和与亲人分别的痛苦,泪水洒在归途上,显得格外凄凉。
最后,诗词以“齿盟切切留痕血,似点点梅花开处”来比喻两人曾经的誓言,如同梅花般坚韧而美丽,但又带着血痕,暗示了誓言背后的痛苦和牺牲。而“舞袖扬,千种风流,都在柔柔玉素”则以女子的舞姿来象征她的风姿和柔情,所有的一切都凝聚在那双柔美的玉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和哀愁的深刻感受。诗词中的女子形象既美丽又哀愁,她的纤纤素手不仅拨动了琴弦,也拨动了读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