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天竺①

锡影孤飞下十峰,定知分住翠芙蓉。
岩云晓伏参禅虎,溪雨晴收入钵龙。
香洗供花吟对月,清浮谈麈坐依松。
我来欲遂林泉约,金碧楼台第几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送僧归天竺》是一首描绘僧人归隐的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敬仰。

诗的开头,“锡影孤飞下十峰”,用“锡影”指代僧人手中的锡杖,象征着僧人的修行生活。僧人独自一人穿过十座山峰,暗示了他的孤独和坚定。接下来,“定知分住翠芙蓉”,翠芙蓉比喻山中的美景,僧人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修行,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远离。

“岩云晓伏参禅虎,溪雨晴收入钵龙”这两句描绘了僧人修行时的环境。早晨的山岩上云雾缭绕,仿佛有老虎在参禅;雨后溪水清澈,像是龙被收入僧人的钵中。这些意象展现了僧人修行时的宁静与神秘。

“香洗供花吟对月,清浮谈麈坐依松”则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燃香供佛,吟诗对月,与友人清谈,坐在松树下,生活简单而充满禅意。

最后两句,“我来欲遂林泉约,金碧楼台第几重”,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想要像僧人一样,远离尘世,过一种与自然为伴的生活。他问道,那些金碧辉煌的楼台到底有多少层,暗示了世俗的繁华与僧人的清修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僧人超脱世俗的敬仰。诗中的自然景物与僧人的修行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