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爱才若命士归之,为告荐绅先生,命有尽时、才无尽时,得人以死夫奚憾;
忧国如家公志也,最痛萧条后事,家亦不足、国亦不足,来日大难将奈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挽张百熙联》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张百熙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爱才若命士归之,为告荐绅先生,命有尽时、才无尽时,得人以死夫奚憾”,意思是张百熙非常爱惜人才,像对待生命一样重视有才之士。他常对士绅们说,生命是有限的,但才华是无穷的。如果能够得到贤才,即使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这里强调了张百熙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他对人才价值的深刻理解。

次联“忧国如家公志也,最痛萧条后事,家亦不足、国亦不足,来日大难将奈何”,则表达了张百熙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他像关心自己的家一样关心国家。最让他痛心的是,国家未来的形势可能更加萧条,不仅家庭难以维持,国家也将陷入困境。面对未来的大难,他感到无奈和担忧。这句诗突出了张百熙的家国情怀,以及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爱才”与“忧国”,展现了张百熙作为一位有识之士的宽广胸怀和深沉情感。同时,排比的手法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张百熙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词不仅是对张百熙的挽歌,更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责任与担当的写照。

0